1+1=2?玩法融合之下优秀的“混血儿”们

在1980年以《巨型洞窟冒险》为原型开发出了游戏类型先河之作《Rogue》的Ichael Toy,大概怎么也不会料想到40年后的今天,RogueLike与Roguelite居然能够成为如同“万金油”一般具备高度玩法普适性的游戏类型。

这种普适性体现于——Rogue类玩法元素与绝大多数的游戏主流玩法都能够产生奇妙的融合反应,以实现“1+1>2”的效果。

1+1=2?玩法融合之下优秀的“混血儿”们

例如用“Rogue”+“弹幕射击”,就可以得到《以撒的结合》、《挺进地牢》、《几何竞技场》等经典弹幕技巧类游戏;用“Rogue”+“动作”,便产生了《哈迪斯》、《死亡细胞》等观赏性极佳的砍杀型游戏;而用“Rogue”+“第一人称射击”时,也依然能够成就诸如《枪火重生》、《凡人不朽》、《Roboquest》等以“突突突”见长的作品。

事实上,这样的玩法融合并不仅仅只在类Rogue品域中绽放异彩。在游戏分类学越发捉襟见肘的如今,一部作品往往能够结合多种机制玩法,以达到如千层蛋糕一般的独特口感。但具化到玩家体验层面上,这种“玩法叠罗汉”的加法究竟是面面俱到还是东拼西凑,却很看开发团队的设计理念与策划功底。

1+1=2?玩法融合之下优秀的“混血儿”们

下面我们就将透过玩法融合这一概念,看看这个简单的“1+1”能够为玩家带来什么?并回顾那些让“1+1”成功超越“2”的优秀作品,一窥它们究竟是如何让玩家们“多厨狂喜”的。

玩法融合:快速打破僵局的奇门利器

2007年发售的《PuzzleQuest》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它需要将当时游戏销量低迷、项目决断能力堪忧的开发商InfiniteInteractive从窘境中解放出来。

而这部肩负“力挽狂澜”重任的作品,其特点便在于玩法与机制上的跨圈融合。简单来说,《Puzzle Quest》希望能在传统的核心RPG与类宝开式的休闲游戏之间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赛道——它既能够带来血统纯正的RPG体验,又能规避与市面上那些大型RPG的直接竞争,以益智消除为机制的战斗玩法迎合更多的潜在玩家。

1+1=2?玩法融合之下优秀的“混血儿”们

在这部作品中,玩家在大多数场合下进行的游戏内容都与传统RPG无异:操控角色探索地区与打听情报、购买道具与装备、完成各种任务并推动剧情发展。只不过在战斗方面,敌我双方的博弈却需要紧紧围绕“连珠消除”这一机制展开。

借由对场面上各色宝石的消除,玩家得以在战斗中不断地积蓄MP,并施放与其对应的魔法。同样,敌人的行动也基于这一规则,当玩家的回合结束后,便轮到了敌人消除宝石,向玩家发起反攻。

1+1=2?玩法融合之下优秀的“混血儿”们

而这就是回合制RPG与消除类玩法之间产生的独特火花。在传统三消游戏中,玩家的游戏目标极为单一,即从消除这一核心机制中获取更高的分数,以推进关卡或与他人一决高下。

当益智消除这杆桨搭上了名为RPG的船后,玩家的游戏动机瞬间就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通过消除,玩家拥有了更多施以决策的空间,即意味着玩家既可以积攒MP为己方提供战力优势,也可以蓄意打乱宝石图盘,以阻止敌人在下回合中可能产生的高伤。

玩法融合所形成的特质在《Puzzle Quest》的这一探索中就已展露出了不俗的锋芒:它巧妙地立足于两大经典类型玩法的中间另辟赛道,一方面为传统回合制RPG的战斗体验赋予了更多随机性与动态性,另一方面也为因创新困难而逐渐陷于僵局的益智消除类玩法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这样的设计在后来的不少独立游戏中都有所借鉴。

1+1=2?玩法融合之下优秀的“混血儿”们

当然,在近几年来玩法融合趋势越发明显的背景下,优秀的融合自然也层出不穷。例如2017年以EarlyAccess形式发布的《杀戮尖塔》,便引领了类Rogue玩法与卡牌管理构筑玩法相结合的新潮流,以至于在之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基于《杀戮尖塔》的玩法美学核心加以微创新的仿品。

同样,2018年的《夜勤人》也是动作冒险元素与模拟经营玩法相结合下的产物。入夜时,玩家需要深入探索迷宫,以求满载而归;日升时,玩家则需要经营属于自己的店铺,获取经济资源以回馈自身昨天一夜的奋战劳作。而后来的《咩咩启示录》在本质上也是采用了与其一致的玩法循环,将模拟经营与管理建造部分作为对玩家冒险的最终反馈。

其中,2020年的《创世理想乡》更是一头在此趋势下疯狂进化的缝合巨兽,你能在这部作品中同时找到生存建造、开荒种田、RPG动作冒险乃至类工业自动化管理等要素。这种一锅乱炖浑然不顾的粗犷设计乍听起来踩满了雷点,但……这部作品目前在Steam上的好评率为80%以上,在一票以缝合为卖点的作品中,可谓是难出其右了。

1+1=2?玩法融合之下优秀的“混血儿”们

但值得注意是,成功的玩法融合并不是盲目试错之下的瞎猫碰死耗,如若叠加与融合的玩法机制并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游戏主题与内容表达,也一样会导致玩家体验的翻车。

比如SE去年发售的《收获之星》就算得上是一次失败的玩法融合。它以生硬的手法将种田生产与线性王道JRPG冒险相结合,最终的结果便是两者在体验上极度割裂,以至于让许多玩家摸不清楚游戏的重心——可以见得,要想成为质量上乘的“混血儿”绝不简单。

优秀的“混血儿”们:关于玩法融合的成功经验

游戏向来是一门围绕于取舍与权衡的艺术,即便是“玩法叠罗汉”也不例外。比如在RPG化射击赛道上风生水起的《无主之地》系列,便是取舍得当的典范。

《无主之地》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精髓部分几乎全部沿袭于刷宝RPG,庞大的等级制武器库、多元自由的技能升级,以及大量可供重复挑战的关卡与任务,共同保障了游戏在可玩性上的高度延展性。

1+1=2?玩法融合之下优秀的“混血儿”们

而为了展现浓重的RPG元素,FPS的要素呈现就必须加以削足适履的调整。例如在枪械射击时,玩家并不需要特别精准地瞄准敌人主体,比传统FPS游戏更加灵敏的子弹吸附功能会自动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偏离目标的子弹重回正轨,以命中敌人。

所以,FPS在《无主之地》中的最大效用便是让玩家射得爽,而这个结果又是对玩家在装备选择与技能构筑等核心玩法环节上所付诸的心血的最好反馈。籍此,《无主之地》很好地完成了元素之间的互补,让那些本身不太喜欢刀光剑影的RPG玩家,也能够通过枪林弹雨来书写属于自己的英雄征途。

1+1=2?玩法融合之下优秀的“混血儿”们

FPS除了有与RPG相结合的“混血儿”,也在与Rogue元素融合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不少高光时刻。于2021年成功推出了正式版的《枪火重生》便是其中最为鲜活的例证。

在玩法的取舍权衡方面,《枪火重生》的设计同样出色,即将类Rogue玩法下最为核心的装备、技能的随机组合构筑与流派塑成等乐趣作为亮点,再辅以FPS的基底以提供推关爽快感。

1+1=2?玩法融合之下优秀的“混血儿”们

但即便如此,《枪火重生》也并没有把FPS部分的体验彻底让权给游戏内主导全局的类Rogue玩法。事实上,这部作品亦在FPS的呈现形式上持续创新,使FPS并不局限于“枪械”这一意象与规则本身。

玩家甚至能够在游戏中找到诸如刀剑、棍棒、符箓、飞镖、激光手套等极为风格化的武器装备,而在最近推出的神谋巧匠DLC中,游戏还加入了一个用以大范围攻击敌群的星盘,让FPS彻底突破了“对点射击”的桎梏,为流程体验注入了更多远超想象的乐趣。

而《枪火重生》的成功之处便在于此:玩法融合并不永远意味着简单的垒石叠砖,在原本的玩法基底上加之改良再进行深入融合,说不定就能达到“一石顶三砖”的奇效。

1+1=2?玩法融合之下优秀的“混血儿”们

在独立游戏领域中,把玩法融合做得极为精致巧妙的作品还有2022年的《霓虹白客》。其特殊之处在于让平台竞速跑酷与卡牌射击紧密结合的巧思。

借助卡牌的效果与玩家的操控,《霓虹白客》所追求的游戏核心目标既不是跑酷也不是卡牌,而是引导玩家凭借有限的手段去完成对一个关卡的极致挖掘。通过卡牌的取舍与组合,玩家能够玩出一系列花招:冲刺、瞬移、下坠甚至是二段跳,为更加快速地通过关卡而投入一切资源。

1+1=2?玩法融合之下优秀的“混血儿”们

可以看出,以上几个优秀的“混血儿”其实都有着同一个特质,那便是对于游戏核心目标的聚焦。

《无主之地》的核心目标在于让玩家在枪林弹雨中像RPG游戏一样不断变强,实现战力膨胀;《枪火重生》的核心目标则在于为玩家提供足够多元、足够新鲜、且足够有趣的关卡战斗体验;《霓虹白客》的核心目标则是鼓励玩家尽可能深入地探索关卡的结构与卡牌资源的组成,向更高的挑战发起冲锋。

因此毫无章法的拼凑并不能够创造优秀的玩法融合,只有明确自己的核心美学与游戏目标,并为之添适配的砖、加契合的瓦,才是值得所有设计者借鉴的经验。

最后:融合需适度,劝君莫贪杯

以玩法融合为卖点的游戏通常会被玩家们戏称为“缝合怪”,但在融合浪潮越发高涨的当下,“缝合怪”也不再只是一个嘲讽其设计者原创无能的贬义词,相反,优秀的“缝合怪”依然能够得到大多数玩家们的肯定。

对于开发者而言,玩法融合既是一次对于已有经典玩法的二度学习,同时还是一次开辟新赛道与探索新模式的良机,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也仍需量力而行,若是一昧地垒砖加瓦,即便符合游戏所传达的核心美学,也会致使其内容逐渐臃肿不堪,继而丧失了其中应存的“巧性”——融合亦需适度,劝君莫贪杯啊。

1+1=2?玩法融合之下优秀的“混血儿”们

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站采集或用户投稿,网站不提供任何软件下载或自行开发的软件! 如有用户或公司发现本站内容信息存在侵权行为,请邮件告知! 858582#qq.com
无争山庄资源网 Copyright www.whwtcm.com

RTX 5090要首发 性能要翻倍!三星展示GDDR7显存

三星在GTC上展示了专为下一代游戏GPU设计的GDDR7内存。

首次推出的GDDR7内存模块密度为16GB,每个模块容量为2GB。其速度预设为32 Gbps(PAM3),但也可以降至28 Gbps,以提高产量和初始阶段的整体性能和成本效益。

据三星表示,GDDR7内存的能效将提高20%,同时工作电压仅为1.1V,低于标准的1.2V。通过采用更新的封装材料和优化的电路设计,使得在高速运行时的发热量降低,GDDR7的热阻比GDDR6降低了70%。